在國內17座跨長江、10座跨黃河橋梁的建設工地上,在香港至深圳西部通道的后海灣大橋建設工地上,在“一帶一路”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鋼管樁制造工地上……活躍著我國橋梁戰線第一支“女子電焊突擊隊”,這群“鋼鐵織女”的帶頭人叫王中美。
王中美。圖片來源:工人日報
20多年來,王中美在16余噸焊絲的歷練中,成長為中鐵高新工業九橋公司首席電焊工、電焊高級技師,躋身我國橋梁戰線焊工界的“免檢王”。
女承父業當“焊花”
1973年12月,王中美的父親王全亮主動請纓,成為建設九江長江大橋的第一代電焊工?!靶r候,我和母親在湖北小池生活,父親長期在外,偶爾回家也是來去匆匆,很少有空陪我玩?!蓖踔忻篮髞淼弥?,那段時間,父親參建的九江長江大橋遇到了焊接難題,不得不減少回家探親的次數。當時的王中美還不知道什么是焊接,她只是在想,“以后從小池到隔江相望的九江,是不是就不用坐輪渡了?”
1993年1月16日,九江長江大橋建成通車?!澳翘煸缟咸爝€沒亮,父親就興奮地叫醒母親和我,說要帶我們去參加大橋通車典禮?!蓖踔忻辣桓赣H興奮的情緒感染,像是要去參加期待已久的集市。站在大橋上,王全亮自豪地對女兒說:“今后,我們國家還會建設更多更長的橋,跨江的、跨海的,我也會參建更多、更漂亮的大橋?!蓖矍吧袂轵湴恋母赣H,王中美突然想起了“偉大”這個詞。一朵跳躍的焊花在她心中“燎原”。
2001年,學習橋梁專業的王中美,放棄了當“空姐”——桁車司機的機會,毅然決定女承父業,成為中鐵高新工業九橋公司的一名電焊工?!罢嬲鲜植虐l現,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?!币恢币詠?,王中美覺得焊花飛濺的畫面“看上去很美”,然而,拿起焊槍、穿上電焊服,一切都變得并不美好。
僵立的持槍姿勢、焊接時的熏烤、彌漫的粉塵、嗆人的氣味、酷暑時箱體內悶熱的環境、冬季戶外焊接時刺骨的寒冷……后來,一起入職的7位小姐妹先后轉行,唯獨王中美選擇堅持,“就算轉行,也要先把手上的事情做完、做好?!?/p>
王中美在中鐵高新工業九橋公司廠區內進行電焊作業。圖片來源:新華社
一座橋,兩代人
42年后的2015年,公司再次中標九江長江大橋加固改造工程,王中美有幸參與其中,父女倆以這種方式與大橋再續前緣。
剛開始,王中美看到別人的焊縫光滑平整,像是工藝品,自己卻焊得歪歪扭扭、疙疙瘩瘩,心里很著急。父親王全亮總會耐心地教導說:“既然選擇做一件事,就要用心堅持下來。做好焊接工作,基礎很重要。你不只是在燒焊條,而是在捍衛一座大橋的生命?!?/p>
為了不讓父親失望,王中美白天在廠里勤學苦練,晚上向父親請教?!案赣H對我傾囊相授,還把他珍藏的一本《焊接工》送給我?!蓖踔忻阑貞浀?。
星光不負趕路人。慢慢地,王中美焊出的焊縫越來越均勻、成型越來越漂亮?!澳愎媚锸莻€好苗子”……聽到師傅們向父親夸自己,王中美心里滑過一絲喜悅。那時,再有人勸王中美轉行,她都不聽了。
每天使用近25公斤焊絲,每年使用近千公斤焊絲;在溫度超過50攝氏度的密閉鋼箱梁里連續作業,衣服濕了又干,干了又濕……就這樣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……王中美焊接的產品一次性探傷合格率達到99%,駐廠代表、監理都稱她為“免檢王”。
王中美在中鐵高新工業九橋公司進行電焊作業。圖片來源:新華社
傳遞“焊衛”大橋的使命給更多人
2013年,王中美接過了“女子電焊突擊隊”領頭人的接力棒。
時光流轉,機緣巧合。
42年后的2015年,中鐵高新工業九橋公司再次成功中標九江長江大橋加固改造工程,王中美有幸參與其中,父女倆以這種方式與大橋再續前緣。2019年,大橋恢復通車。一座橋,兩代人的故事便開始流傳。
近年來,王中美帶領工班屢次在橋梁施焊攻堅中大顯身手,先后參加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、銅陵長江大橋、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等40多座世界一流橋梁的焊接和前期焊接試驗任務。
王中美不僅要求自己焊接的成品成為免檢產品,還嚴格要求突擊隊成員完成的產品一次性探傷合格率達到99%以上。如今,“女子電焊突擊隊”已成為公司最能啃硬骨頭的“尖刀連”,哪里施焊難度大,哪里需要高難度焊接,“鋼鐵織女”們都會主動承擔。
王中美帶領“女子電焊突擊隊”進行作業。資料圖片
2015年,公司創立“王中美勞模創新工作室”。依托這一平臺,王中美通過優化參數、改進工序、創新工藝,取得新型鋼種焊接、重型鋼梁焊接、特殊工位焊接等27項技術攻關、17項創新成果,多項工藝填補國內空白。她參建的武漢天興洲大橋、南京大勝關大橋等項目,相繼獲得具有“橋梁界諾貝爾獎”之稱的喬治·理查德森獎。
“我希望把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,培養更多年輕人?!苯陙?,王中美圍繞施工現場技術難點和熱點,帶領工友們相繼開展30多項材質實驗和焊接攻關任務,開展面向一線職工的技能培訓、考試等活動3600多人次,不僅為企業培養出大批優秀電焊工,更為九江市各大職業高校、工業園區企業培養了人才。王中美的徒弟中,很多人已成長為高級工、技師。
王中美(左)帶著徒弟劉青進行電焊作業。李顥然 攝
工作、生活在九江,王中美常常會到九江長江大橋邊上走一走,這已成了她的一種“儀式感”。
“每次來到這里,我總能想起當年父親跟我說過的話。我想告訴他,‘爸爸,我做到了!’”王中美說,雖然父親已經不在了,但這份“焊衛”大橋的使命一直扎根在她的心中,她會把這份使命傳遞給更多人。
2023年第一季度
王中美入選“中國好人榜”